7月16日,雁石坪的早晨银装素裹。昨晚的大雪使这里千里冰封,愈显冰清玉洁宁静肃穆。简单吃过早饭向着唐古拉山口进发,山路盘旋,颇费体力。
天气渐渐好转,阳光透过云层,撒在静谧的山坡。青藏铁路凌空飞架通向天际。中午到达计划中的休整地——世界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兵站。由于时间尚早,骑友们临时决定趁着难得的好天气,一鼓作气翻越唐古拉山。高原的气候变化莫测,午后日落天气更加无常。这就是骑友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午后不翻山”的原因。又经过五个多小时奋力骑行,终于登上唐古拉山的垭口。站在5231米的山巅,视野开阔。极目远眺,雪山下广袤的盆地是天然的牧场;抬头仰望,筑路军民的塑像威然挺立。这里是青藏公路的最高点,被誉为“高原上的大山”、“风雪的仓库”,终年风雪交加气候极不稳定。夏天也时常大雪封山,冰雹霜雪更是家常便饭。作家、诗人陈运在《过唐古拉山口》一诗中慨叹:“时而阳光,伴随走一走;时而冰雹,双肩抖一抖。进入生命禁区,登临敢昂首……”。是啊,站在这蒙古语意为“雄鹰飞不过的高山”之巅,又怎能不触发诗人多感的情怀,怎能不终身难忘呢!拍照之后天色渐晚,不敢耽搁,继续骑行。近十公里的陡下坡速度极快,用发麻的手指控制车速寒风刺骨。转过山坳,一片黄色的建筑映入眼帘。到了,终于到了!华球体育(北京)有限公司的住宿地,大名鼎鼎号称“天下第一班”的“109道班”。这里是骑行者的驿站,更是他们心中的圣地。房子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陈旧老化但整洁朴素。一代代护路人为了青藏公路的安全畅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多少优秀的养路工人把宝贵的青春甚至生命都奉献给了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路。在这“一年只有一季,一天却有四季”的荒凉高原,践行着自己的诺言:“站着是一座路碑;倒下是一条坦途。”道班的员工自发建立起临时的救护站,为途经这里的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华球体育(北京)有限公司拖着疲惫的身躯踏进房间,藏式火炉散发出的熊熊暖意扑面而来。四周墙上挂满锦旗,里面的卧室整齐摆放着氧气、药品、食物和被褥。白墙上写满驴友对道班的感恩之言。更为难得的是,这一切都是免费的。藏族同胞的兄弟之情像鲜艳质朴的格桑花,随处可见,绝不张扬,盛开在整个雪域高原。
7月17日,告别道班向安多进发。一路上烈日炙烤,上午翻过青藏线上最后一座超过五千米的“妥巨拉山”,辽阔草甸上牛羊成群,偶尔出现的藏羚羊使这里充满生机。半个多月的骑行已将我的面孔变得很“沧桑”,遮阳帽无法遮挡地面反射的强烈的紫外线,在这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任何SPF或PA值得防晒霜都毫无作用,紫红色的面庞与高原已融为一体。这是骑行青藏的勋章,是顽强拼搏的奖赏,是活力健康的旗帜,是岁月年轮的荣光。下午,顺利到达安多,自格尔木以来又一次看到“红绿灯”,倍感亲切。
7月18日,又翻越两座大山,骑行135公里,当那曲的标志——巨大的青铜牦牛塑像出现的时候,我知道,这里就是号称“中国水塔”的地方,长江、怒江、拉萨河、易贡河的源头。我知道,拉萨就在不远的前面,那是经历了千山万水,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二商校 杨卫)